瓜列当土壤种子库生物诱捕消除技术研究与应用

来源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暨植保科技奖颁奖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a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7年Molish首次提出植物化感作用的概念,是指植物之间(包括微生物)作用的相互生物化学关系,这种生物化学关系包括有益和有害的两个方面.列当是列当科列当属的根寄生植物,是一种寄生于其他植物根部的全寄生植物.全世界已发现100种列当,在我国为害较为严重的是向日葵列当和瓜列当.我国瓜列当主要分布在新疆,为害瓜类、番茄、马铃薯.根据我们对21枝瓜列当计数结果表明:每枝平均生产3.8万粒(0.5万~8.1万粒)种子,千粒重12.27mg(1.88~32.23mg),每株可以产生11.4万~ 114万粒种子(3~30个分枝),这些列当种子会积累在农田中形成庞大的土壤种子库.根据我们的检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二十七团土壤中第一块样本地中的种子库数量为420.0亿粒/hm2,第二块为187.5亿粒/hm2.这些种子数量巨大且在土壤中可以保持生存力长达15~20年以上.成熟后的列当种子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后熟过程,完成后熟的列当种子在发芽之前需要1~2周时间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预培养,之后的列当种子还必须从寄主那里获得一个化学物质才能发芽,在自然条件下这种发芽刺激物质是由寄主或非寄主植物的幼根分泌提供的.获得该物质后,列当种子的“发芽管”可在数日内长出种皮,之后在吸器诱导物质的作用下很快形成吸器,与寄主根吸附并穿入根内后与寄主根的木质部形成联结,从寄主植物那里竞争性的夺取水分、养分及生长激素.由于列当属植物是根寄生杂草,在没有长出地面之前,它已经给作物造成严重的伤害,所以不易控制,目前世界上没有开发出有效的除草剂.列当的有效防除一直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有效的途径是尽量减少土壤中的列当种子含量.诱捕作物是指该作物的根系能够分泌列当属植物种子发芽的刺激物质,但是又不会被列当正常寄生,诱捕作物本身可以进行正常收获.由于列当属植物种子的生命只有一次,发芽后不能寄生就会死亡,这种发芽又称之为“自杀发芽”,如此可以在列当找不到寄主之前死亡,从而大大降低土壤中列当的种子库,该研究属于化感作用研究范畴.
其他文献
日本食蚧蚜小蜂(Coccophagus japonicus Compere)是橡副珠蜡蚧(Parasaissetia nigra Nietner)的重要天敌之一.为了明确该蜂的寄生行为和雌蜂体型对产卵的影响,在室内观察其寄生行为及不同雌蜂体型条件下的产卵情况.结果 表明:日本食蚧蚜小蜂的寄生过程具有搜寻寄主、识别寄主、产卵器刺探、产卵、产卵后处理5个阶段.日本食蚧蚜小蜂的寄生时间、寄生率、平均着卵
蠋蝽(Arma chinensis Fallou),属半翅目、蝽科,能捕食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及半翅目等目的40余种农林害虫,是一种捕食范围广的重要天敌昆虫。长期以来,以天然猎物饲养蠋蝽所带来的经济及劳动成本较高、生产周期长、占用空间大等问题一直是蠋蝽规模化繁殖与释放的瓶颈。近年,学者不断从营养的角度深入蠋蝽人工饲料研究,但蠋蝽人工饲料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配制方法烦琐、化学添加剂种类过多、饲养蠋蝽
滞育是昆虫躲避不利环境条件时的一种发育停滞状态,受环境条件影响并由内在调控.滞育的存在对天敌昆虫的大规模扩繁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延长产品货架期、促进长距离安全运输和提高异地释放应用等.丽草蛉(Chrysopa formosa Brauer)是一种优良的捕食性天敌昆虫,主要分布在欧洲和亚洲,在我国是本地优势天敌种群.该草蛉的幼虫和成虫均为肉食性,可捕食多种蚜虫、粉虱、螨类、介壳虫、鳞翅目卵及低
赤螨科Erythraeidae隶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蛛形纲Arachnida、蜱螨亚纲Acari、真螨总目Acariformes、绒螨目Trombidiformes、前气门亚目Prostigmata,为赤螨总科Erythraeoidea的重要科级单元;其幼螨寄生于昆虫和其他节肢动物体上,第二若螨和成螨捕食小型节肢动物,是潜在的重要生防天敌。
2001年以来,湖北省潜江市首创了稻虾共作稻田复合种养新模式,亩均增收5 000元左右,近年来在湖北省各地迅速发展。本研究在湖北省潜江市一块持续了4年的试验田中调查了稻虾共作及稻草还田处理对稻田杂草群落的影响。试验共设6种处理:①冬泡+稻虾共作+无稻草还田;②冬泡+稻虾共作+稻草还田;③冬泡+冬闲-中稻+无稻草还田;④冬泡+冬闲-中稻+稻草还田;⑤冬干+冬闲-中稻+无稻草还田;⑥冬干+冬闲-中稻+
小麦是我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每年因杂草危害引起的产量损失达10%左右。河北省小麦田杂草群落多为禾本科杂草与阔叶杂草混合发生,其中以雀麦和播娘蒿危害最为严重,生产上主要在冬前进行化学防治。冬前施药对用药时期要求较为严格,施药适期很短,经常由于寒流提前而导致无法施药,因此,系统评价主要除草剂春季使用对河北省麦田主要杂草雀麦和播娘蒿的防治效果及对小麦的安全性对于麦田杂草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
汾渭河谷平原位于黄土高原南部,主要由山西省临汾盆地、运城盆地和陕西省关中平原组成,是黄土高原农业生产条件最好地区之一,可以满足小麦玉米一年两熟需要。近年来,随着农产品价格的波动以及劳动力成本的增加,该区域农作物种植结构、种植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收获机械南征北战、跨区作业,粮种远距离调运,加之机械化高茬收割、浅耕免耕、秸秆还田等农耕技术的应用,加剧了该区域小麦玉米病虫草害的发生和为害。据调查该区域目
为筛选出防治玉米穗腐病菌的有效药剂,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萜烯醇、苯甲·嘧菌醇、戊唑醇、香芹酚、多菌灵、吡唑·醚菌酯、精甲·咯菌腈、苯醚·甲环唑、春华秋实9种杀菌剂对玉米穗腐病菌层出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的室内毒力.生长速率法测定结果表明,9种杀菌剂对层出镰刀菌的毒力大小顺序为:春华秋实>戊唑醇>苯甲·嘧菌醇>苯醚·甲环唑>多菌灵>吡唑·醚菌酯>精甲·咯菌腈>萜烯醇>香
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übner.)属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Noctuidae),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害虫,近年来危害日益严重.由于长期单一的使用化学杀虫剂防治,导致甜菜夜蛾对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等农药产生了不同水平的抗性.昆虫生长调节剂作为一种生物农药主要通过抑制昆虫生理发育,如通过抑制蜕皮、新表皮形成等导致害虫死亡,由于该类农药具有低毒环保的特
由假禾谷镰刀菌(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引起的小麦茎基腐病已成为海河平原麦区的一种重要土传病害.目前,化学药剂拌种是防治小麦土传病害的主要措施,但中国农药信息网上仍未登记关于小麦茎基腐病的化学药剂.本试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2018年采自山东、河北和河南6株假禾谷镰刀菌SD-DZ、SD-YX、HB-NH、HB-YN、HN-JX和HN-DKZ对3种不同作用类型杀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