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定义”说的演生理路--以陈寅恪《王观堂先生挽词序》为中心

来源 :“历史文献与古代社会研究的现状与展望”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n_fis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晚近变局中,中国知识人试图把握文化传统中的恒定之义以济变.在晚清政、学两界皆有重要影响的张之洞秉承汉、宋诸儒的经学理念,揭橥中国所以为中国的常道为“三纲五常”.然而,时局阽危,新潮鼓荡,此说不足以厌服人心.清社既屋,王国维在现实的剧变下,转而研经治史,从卜辞的史学考据入手,推原周公制作的情势与用心,阐发“亲亲、尊尊、贤贤、男女有别”的道德理性纲维,从而确立经学的新基础.但在现实世界中,固有的价值系统仍趋于瓦解,王氏竟以自沉终.王氏之死触动陈寅恪的文化生命体验至深,所撰挽词,冠以序文,说明王氏自沉的文化象征意义,提出“中国文化定义”之说.陈《序》在王氏的古史探研基础上,补充中古、近代二时段的常与变,从史学层面说明“三纲六纪”乃中国文化传统中恒定的内核;同时,援引柏拉图Eidos之说,从经学-哲学层面阐明“纲纪”之抽象理境,抽绎出超越对待性的“独立自由”之义,而终身践行之.
其他文献
本文在对清代家礼书总体估量的基础上,梳理了清代繁多家礼书的三类主要构成,即前朝刊本、清朝官修家礼和清人私修家礼书.由此发现清代家礼一方面继承宋、明以来的家礼传统,面对相似的社会环境,担当相似的社会功能,秉承相似的编纂原则;另一方面,清代家礼因其统治民族的满洲族性和清代平民宗族发展等社会新情势,在具体仪节和家礼结构等方面都有一些新变化.与前朝相比,清代家礼无疑更加丰富多彩,而不是湮没消隐.
南朝萧梁名将兰钦的家世与生平,传世史籍的记述存在着颇多模糊不清与抵触难通的地方.论文首先从历史地理沿革、南北姓氏源流等方面对其籍贯"中昌魏"进行考察,指出兰钦可能出于南方兰姓,族属源于巴蛮.其次论证兰钦可能是岭南人,他早年生活在始兴郡,兰氏家族在始兴豪族中具有深厚的势力和影响,兰钦在梁朝中后期成为军事力量的重要一员,是梁陈之际南方豪族兴起走上历史舞台的先声.最后对《隋书·天文志》、《五行志》关于兰
《白古通记》(也作《僰古通记》)是一部云南流传很广的古代史书,原系“白文”.明中期后,陆续有人将其转为汉文,且不断增补演绎,形成了《南诏通纪》、《南诏源流纪要》、《滇载记》、《南诏野史》、《僰古通纪浅述》、《白国因由》等“白古通”系云南地方史志.再被明清方志杂著频繁征引,更使此书影响倍增.“因此,《白古通记》在云南文化史,尤其是白族文化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关于此书的成书与背景学界争议
清代两广盐区地域广阔,乾隆时期两广总督李侍尧在《两广盐法志》序中就说“粤左三面产盐,供亿数省,北渡大庾,东达楚、闽,西溯滩流而上,由梧、桂以及黔、滇”.这部盐法志还记载了广盐的配运制度:两广盐商销盐的引岸称盐埠,除少数盐埠就近赴场配运外,其余盐埠需集中在省城广州东汇关和潮州府城广济桥两处配运,称场配、省河与潮桥.如果将李侍尧这段话与省河、潮桥配运制度联系起来,呈现在面前的就是一幅清代两广盐区食盐运
吴镇烽先生《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第五册2426号,著录了一件私人所藏的西周早期小方鼎——(麟)伯豊鼎,其铭文简短难解,但不失为研究西周贵族社会的难得标本.李学勤先生已从西周土地制度的角度,对其铭文做了很好的研究,此外陈剑、沈培先生也深入探讨铭文的释文、句读、训读等问题,董珊先生撰写了《韩伯丰方鼎初论》.本文欲从西周贵族政体运作的视角,再对该铭所涉及的历史问题,再做一些讨论,供同好批评.
先秦两汉时期的典籍,历经辗转传抄,讹脱衍倒之处甚多.前人综合利用各种校雠手段,对这些古书进行校勘和注释,取得了不少成绩.但由于之前缺乏可靠的参照标准,对于前人校读古书的成绩难以做出客观准确的评判与取舍.当前地下出土战国秦汉简帛古书大量涌现,其对于校读传世古书的作用,正如现代医学中的X光照相或CT扫描,使人的五臓六腑纤毫毕现(肺腑而能语),病灶无所遁形.有了出土文献这一利器,不仅可以对前人校读古书的
源于江西清江县的地方性神祗晏公,自明初以来随赣籍民众的迁徙而流播至海内外众多地区.在明代辽东,晏公信仰亦随因武装移民、谪戍流充,以及仕宦、海路漕运等到来的大批江西民众播及于此.并在地缘优势明显的金州、复州、锦州营建了晏公信仰的祭祀场所晏公庙.然而,自明中期以降至清代,由于国家移民政策的调整、卫所制度的崩坏,受国家移民政策、地缘关系,以及清代以来民间信仰体系的重组等因素影响,明代前中期存在于金州、复
中国古代史学界近代以来发展出几种新的学问,即简帛学、敦煌学、徽学,以及黑城学等.这些学问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出土或传世的文书,包括简帛文书、敦煌吐鲁番文书、黑城文书、徽州文书,时代从战国秦汉直至明清.但是,虽然上述学问研究的对象多是文书,中国却并没有自己的“古文书学”.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文书研究是随着出土或传世文书的不断发现而逐步扩大兴盛、却又各自为界的,所以,只有在这些文
北宋杨锷《水陆大斋灵迹记》、宗赜《水陆缘起》、南宋志磐《佛祖统纪》等关于水陆法会的文献皆记载唐高宗咸亨年间,都城长安法海寺英禅师曾设水陆之斋.对于水陆法会形成的历史时间、使用仪轨文献等问题,前人研究甚多,对英禅师是否施行水陆法会亦有不同的看法.实际上,法海寺英禅师故事最早见于唐代开元年间史官韦述所写的《两京新记》一书,为韦述亲耳听闻的长安街巷奇闻异事.本文尝试对唐宋以来英禅师故事的不同版本进行文本
一般认为,私盐市场的形成,是由“市场需求”决定的,盐商和官员均有可能惟利是图“挺身而出”走私食盐.清代嘉庆、道光年间,湖南南部归属两淮盐区的衡州等府,官盐几乎无法销售,市场上流通的都是广东私盐.这自然决定于粤盐运输距离短,在当地价格明显低于淮盐.但更为重要的是因为:1)两广盐区商人设置“熬锅”煎煮粤盐“化官为私”进入淮界;(2)两广盐区各级官员,特别是高级官员支持广东盐商、强烈反对两淮盐区防御粤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