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神经网络在正交试验中的仿真研究

来源 :全国第19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CACIS·2008)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wanne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用于正交试验过程中数据的优化,并利用训练好的网络对单个试验因素的影响进行了预测。对从大豆皮提取膳食纤维的正交试验设计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经过训练后的新的优化系统可以很好的模拟试验条件,得到了膳食纤维生产工艺的最优组合,预测的单因素对试验结果影响与实际结果相一致。
其他文献
首先介绍了一个多层次的构件化WebGIS系统Geo-Union,分析了它的体系结构、构件功能划分以及Web应用模式。为了改善Geo-Union的性能,引入了空间缓存框架。Geo-Union系统中的空间
会议
介绍浙江巨化股份公司10万t/a离子膜装置氯气处理系统中氯中含水测试情况及降低氯中含水的措施与建议。
介绍了新建氯气处理装置的工艺过程特点、试车初期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及解决办法,通过新建装置试车过程及投产后经济效益的分析,指出试车初期可能遇到的问题有:氯中水含量超标,氯气
介绍了齐鲁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氯碱厂新建20万t/a离子膜烧碱装置和5万t/a离子膜烧碱装置氯气处理系统的工艺、设备概况,并进行了比较。
从冷却、干燥、压缩3个系统进行分析,查找影响氯中水含量、氯压机运行电流偏高,故障频繁的因素,实施了改进措施,并达到了预期效果。
介绍了湿氯气干燥处理工艺改进前、后的生产运行情况,改进后的工艺具有干燥氯含水低、设备腐蚀度轻及硫酸消耗低等特点,可供国内氯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时借鉴。
简述了离心式氯压机的工作原理及特点,介绍了该设备在巴陵石化有限责任公司隔膜烧碱装置氯气输送中的运行情况,同时对确保离心式氯压机长周期运行应具备的工艺条件进行了初步探
2005年1月,某氯碱厂16kt/a离子膜装置氯气处理系统发生一起钦制湿氯除雾器局部燃烧事故,事故发生时,湿氯除雾器局部桶体呈通红状态,这现象在该厂是前所未有的,在氯碱行业中也是比
通过对NCl3的性质、产生及危险因素的分析,提出了NCl3的预防与控制的方法以及NCl3超标应急处理措施。
本文构建了教学质量评估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利用属性坐标学习和分析法,通过人机对话,计算机能学习评教专家在若干总分点的评教过程,并从中估算出专家的心理评估标准随各种制约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