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稻鱼养殖模式下鱼类肌肉重金属污染的潜在健康风险研究

来源 :NCEC2019第十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c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稻鱼共作(RFFS)养殖模式诞生于1700 多年前,其优点是能显著降低肥料和杀虫剂的用量。然而,当前稻田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传统的稻鱼共作模式是否仍适合于今天的农业发展,是否能保证高质量的鱼类蛋白质输出,目前仍未见任何报道。
其他文献
基于金纳米颗粒反团聚原理,本文利用比色探针法实现环境样品中有机磷农药马拉硫磷残留的快速和高灵敏度检测。由于静电作用,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会使得金纳米颗粒产生团聚现象,造成金纳米颗粒溶液颜色由酒红色变成灰蓝色。
桑色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和植物源性食品中的重要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癌和抗病毒等多种生物活性[1],因此,检测桑色素是十分有意义的。
The toxicity of pesticides due to high exposure has bring about detrimental impact to human health,which includes reproductive disorders,cardiotoxicity and different types of cancers.
农药广泛应用于农作物中来预防疾病和害虫以及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农药在环境或生物体内不易降解转化,可能残留在农产品或转移到加工食品上,对人类健康构成巨大威胁。
本研究通过提高免疫胶体金在金标垫上的储存稳定性及可释放性、硝酸纤维素膜上毒死蜱包被抗原及第二抗体的储存稳定性等途径,建立了利用手持式检测仪快速定量检测毒死蜱残留的免疫层析检测卡方法,实现了对毒死蜱残留的定量检测。
当前,对水稻糙米Cd 累积关键生育期已有相关研究[1,2],但水稻糙米As 吸收累积的关键生育期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As 胁迫水培试验,探究水稻不同生育期As 胁迫对水稻糙米As 累积的影响,明确糙米As 累积的关键生育期,为有效降低水稻糙米中的As 含量提供新思路。
化学发光(CL)具有低或无背景、高灵敏度、快速、简单、仪器及仪器维护成本低等优点而在分析化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1,2]。
镉(Cd)是一种极具毒性的重金属元素,有较强的生物迁移性,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磷(P)是植株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能改善土壤肥力并增加作物产量。
甲壳类水产品面对氨基脲(Semicarbazide,SEM)不得检出的限量标准存在两大困境:一是大量“莫名”阳性率给产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二是不同部位取样结果不同,严重影响结果判定。
药物残留超标是目前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最主要的问题之一。本研究针对罗非鱼(Oreochromismossambicus),以100mg/kg鱼体重剂量(首次加倍,为200mg/kg鱼体重),连续口灌磺胺二甲基嘧啶6d后,分别在3种水温(21±1)℃、(28±1)℃、和(35±1)℃下养殖,采用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质谱仪检测罗非鱼不同组织中磺胺二甲基嘧啶的含量,研究温度对磺胺二甲基嘧啶在罗非鱼体内残留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