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实脾与健脾益气方药对肝细胞蛋白合成功能影响的研究思路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t_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肝硬化(hepatic cirrhosis)是各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是在肝细胞广泛变性和坏死基础上产生肝脏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并形成再生结节和假小叶,导致正常肝小叶结构和血管解剖破坏的消化系统常见疾病。腹水形成往往是肝硬化由代偿期转为失代偿期的重要标志,是临床治疗的一个难题。采用肝病实脾的方法,运用健脾益气方药治疗肝硬化腹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何肝病从脾治可取得较好疗效,其作用机制何在?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在973计划资助下,本文拟从肝病实脾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研究思路进行分析探讨。
其他文献
良附丸最早记载于宋代《百一选方》和《医说》中,由高良姜、香附共同组方,其功用行气疏肝,祛寒止痛,常用于治疗胃脘痛。临床应用至今有近千年历史,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本文进行了
会议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病程长、病情复杂、病势缠绵,病因多为饮食、情志、劳倦内伤,其病机演变多复杂多样。李东垣创造性的提出了五脏之脾胃病,即
随着质子泵抑制剂和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的开展,加之中医药辨治的规范化,消化性溃疡的愈合率已大大提高,并发症明显减少。但困扰人们的却是消化性溃疡的复发,停药后溃疡的年复发率为
会议
人参胃康片是本院国家级名老中医何炎燊主任医师早期研制的中成药,临床使用近十年,疗效明显,本文对其临床疗效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将结果进行了分析。
溃疡性结肠炎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在我国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作者于2006年2月至2008年3月,观察用调气清热凉血化湿方加减治疗30例溃疡性结肠炎,并取得显著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肠道炎性病变,国外学者一般认为溃疡性结肠炎是包括感染在内的环境因素作用于具有多基因缺陷的易感倾向个体,诱发异常免疫
会议
乙肝后肝硬化作为临床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疾病,一直备受国内外医学研究的关注。肝硬化是我国人群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而乙肝后肝硬化又在肝硬化分类中居首位,其救治一直是临床医
会议
作者前期研究表明溃疡性结肠炎发病在中医方面则表现为湿热痰瘀。因此本文以“清热化湿,理气散瘀、化痰”为法,用“清化肠饮”口服配合“清化灌肠液”灌肠用于治疗病位在左半结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NAFLD与肥胖、糖耐量减低、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病、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IR)等因素密切相关。大多数NAFID患者在确诊时尚无明显的症状和体征,临床
会议
保胆治疗胆囊结石的优点是既去除结石又保留胆囊,保留了胆道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但其后续的临床课题是如何防止胆囊结石的复发,为此,本文从动物实验入手,研究了耳压及口服防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