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C骨架/Al复合材料恒应变率加载下SHPB压缩生能

来源 :第十七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hushi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改进后的SHPB试验方法对SiC骨架/Al复合材料进行恒应变率加载下动态压缩性能进行研究,调节波形整形器尺寸和子弹速度得到不同应变率下的真应力/应变率-时间曲线和动态真应力-应变曲线.理论设计和试验验证表明,随着子弹速度的增大,波形整形器的厚度应逐渐增大,应变率在650~2600s-1范围内变化时,波形整形器的最佳厚度应由0.25mm增加到0.5mm;SiC骨架/Al复合材料的动态压缩强度随着应变率的增加而逐渐增大,表现出明显的应变率强化效应.
其他文献
以廉价的硼酸(H3BO3)、尿素(NH2CONH2)及聚碳硅烷(PCS)为原料,热压、裂解制备Si-B-C-N非晶陶瓷.在氮气气氛下,300℃热处理H3BO3∶CO(NH2)2=1∶2的混合物,制得中间产物BN(300)∶球磨BN(300)∶PCS=2混合物,制得Si-B-C-N非晶陶瓷的前驱体;将此前驱体在380~650℃之间热压成型、800-1400℃裂解获得Si-B-C-N非晶陶瓷.采用TG
通过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分析等测试方法研究了添加3%P2O5(质量分数,下同)对微晶玻璃中云母相析晶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添加P2O5降低了玻璃转化温度,促进基础玻璃的分相,提高云母晶体析晶温度,抑制云母晶体的形成。P2O5不影响云母微晶玻璃的整体析晶,但析晶机制由二维析晶转变为一维析晶,晶粒形状由片层状转变为棒状.云母基微晶玻璃中添加3%P2O5,析晶活化能从323.37kJ/
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XRD测试,利用K值法,对含有非晶相的硅基陶瓷型芯的析晶进行定量计算.并通过实验,进一步修正K值,消除部分操作误差,得出不同条件下硅基陶瓷型芯试样中石英相、方石英相的析出量,并计算其非晶相的含量.根据K值法定量计算结果,讨论分析试样的室温性能变化.研究发现,烧结温度为1200℃时试样的室温性能较佳。
以赤泥和煤矸石为研究对象,采用IR、NMR和XPS分析手段对比研究简单热活化和复合热活化对赤泥-煤矸石体系微观结构的影响,并分析赤泥-煤矸石物料在复合热活化过程中物相的进一步转变以及硅氧四面体聚合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石英在复合热活化过程中晶格发生畸变,结晶度有所降低,这有利于煤矸石胶凝活性的提高;通过相对桥氧数(RBO)对赤泥-煤矸石物料中硅氧四面体聚合度变化规律的研究,发现赤泥-煤矸石体系在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法,并使用VC和TaC作为晶粒抑制剂,获得了致密的超细无金属粘结相WC-VC-TaC-x%AlN(x=0,3,5,7,9,16)硬质合金,并研究了纳米AlN粉的添加量(0~16%,质量分数,下同)对所制备合金的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所制备合金的WC晶粒在0.4~0.8μm之间,晶粒无明显粗化;随着纳米AlN粉添加量的增加,合金的相对密度、硬度和强度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
采用陶瓷先驱体聚硼硅氮烷(PBSZ)为连接材料,并加入B4C,Al为填料连接C/C-SiC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填料的加入明显提高了先驱体的裂解产率,填料含量为10%(质量分数),连接层裂解产率达到83.3%.连接温度对连接强度有较大影响,当连接温度为1150℃时,连接件接头连接强度达到母材强度的76%以上,连接层主要为Si3N4,SiC,AlN,Al4C3,B4C以及少量的Al相.SEM表明,连接
采用氧化硅微粉对α-SiC颗粒进行包裹实验.测试氧化硅微粉包裹SiC形成的SiC复合粉体和纯SiC粉的红外光谱,发现SiC复合粉体的红外透过率比纯SiC的低.对这2种粉体在不同温度进行了循环氧化实验.实验表明,SiC复合粉体的抗氧化性能明显高于纯SiC粉,且在高温下作用更为显著,这对延长SiC在高温下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依据实验数据,通过模型拟合建立了SiC复合粉体和纯SiC粉的氧化动力学方程.
采用LS-Dyna2D模拟了7.62mm穿燃弹侵彻陶瓷/金属复合装甲单元,研究金属背板对界面驻留过程耗能的影响规律,分析背板声阻抗在界面驻留耗能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背板在界面驻留过程中的响应状态.结果表明:不同背板的复合装甲单元其界面驻留过程耗能规律一致,靶板耗能与驻留持续时间呈线性关系;高阻抗的背板材料能够在复合装甲界面处反射压缩应力波,在陶瓷面板中产生较大的静水压力,增大陶瓷材料的动态压缩强度
采用热压烧结工艺成功制备自润滑陶瓷拉拔模具材料.在摩擦磨损试验机上对自润滑陶瓷拉拔模具材料进行摩擦磨损实验,并对其磨损行为及自润滑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实验过程中Al2O3/TiC/CaF2陶瓷拉拔模具材料物理机械性能满足拉拔工艺的使用要求且具有较低的摩擦因数,减摩抗磨效果明显,具有一定的自润滑效应.减摩抗磨机理为高压摩擦驱动下CaF2微粒吸附在摩擦副表面,填平表面在磨粒磨损后形成的微坑和损伤部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S)制备ZrB2-15wt%Cu陶瓷金属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复合材料相成分,扫描电镜(SEM)观察复合材料断口形貌,分析不同烧结温度下复合材料的显微形貌及物相组成,探讨烧结温度对烧结行为、复合材料显微形貌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PS制备ZrB2-15%Cu(质量分数)复合材料在1300℃左右收缩开始加快,烧结温度在1650℃,保温5 min获得较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