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定制公交潜在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2017年世界交通运输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51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勤出行占据了交通出行需求的很大部分,是高峰期交通拥堵的主要来源.近年来在中国兴起的定制公交为市民提供了新的通勤方式,它能够基于乘客在网上预订的需求来规划运营方案,更为高效灵活,但前提是需求足够且相对稳定.本论文旨在通过融合实证研究中的问卷调查RP(Revealed Preference)与SP(Stated Preference)数据,并结合路网和公交线网分析数据,建立上海市通勤出行方式选择模型以分析定制公交潜在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范围限于包括定制公交在内的六种主要通勤方式和早高峰期间居民在通常情况下的通勤特征.SP 调查中假设场景组合了定制公交单价、运行速度和运行时间波动水平三个因素,在模型中分别对应定制公交出行费用、车内时间和运行时间波动值三个自变量,以此为基础收集了通勤者向定制公交转移的意愿.模型阐释了能够显著影响方式选择的各类变量及其影响程度,包括各种通勤方式的服务水平变量与各类社会经济和人口属性变量.其中一个重要的发现是定制公交运行时间波动值对于定制公交的选择意愿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开发的模型有望在交通规划工作中被应用于城市交通需求模型,为定制公交运营方案和政府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为针对不同类型的居住区提出差异化的规划设计策略,基于居民非通勤活动空间特征进行居住区类别划分。以在上海市14 个居住区采集的活动出行调查数据为基础,从活动分散与聚集两个维度构建完整的居民活动出行特征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一种基于因子分析和K-means 聚类的居住区分类方法。聚类结果将调查的居住区分成3 类,发现不同类别居住区居民活动空间特征存在显著差异:Ⅰ类居住区居民出行距离最短,活动强度随距离增
This research demonstrates five approaches of extracting degree of ignorance(DOI)coefficients of index systems based on the DOI factors of investment decision making systems.Based on Dempster-Shafer(D
"交通强国"为新时代交通运输事业指明了发展方向。地理学以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空间化和模型化的手段,为"交通自身强"提供有力支撑,为"交通强国家"提供科学依据。交通和地理对时间、空间、效率、环境等方面的共同关注,催生了交通地理学。交通地理学一方面在保障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综合运输效率、提升交通智能化/安全化/绿色化水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在阐释和促进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探析和推动区域和城市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port competitiveness evaluation method.Then,the port competitiveness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s established.Thirdly,DEA model is set up to study on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Shan
Understand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 on transit ridership can provide transit authorities with insightful information for operation management and policy making,and ultimately,increase
城市地下物流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物流配送方式,可有效释放城市地面交通压力,减少环境污染。本文以最优化理论为基础,对如何构建地下物流网络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考虑二级节点的容量和服务半径约束建立聚类模型,通过应用K-means 算法求解模型,将地下物流需求点进行分类,即求得二级节点的数量与位置;其次,根据节点的固定建设成本和运输成本,在已求得的二级节点中选取部分作为一级节点,建立了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
交通运输发展战略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已有研究往往局限于交通领域自身,未充分考虑其与城市发展趋势的关系。本文以区域性交通枢纽城市为研究对象,创新性地以与城市发展趋势相符合为指导思想对交通运输发展战略进行研究,首先基于国内外典型交通枢纽城市发展历程分析交通与城市发展的内在关系,归纳出其阶段特征和要素;又以区域性交通枢纽城市常州市为例,以符合其城市发展趋势及区域性交通枢纽定位为导向,提出以
带型多组团的城市空间框架能够合理促进客流沿带状主轴集聚,适宜发展TOD 模式。然而,组团间稀缺的走廊条件给公交系统布局带来了各类交通重走廊发展在路权等资源上的激烈竞争与挑战。本文以宜昌为例,结合宜昌沿江带状多组团的城市布局,在重点梳理宜昌带型主轴上交通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大中运量公交重走廊规划模式,即在走廊层面逐层剥离不同出行距离、出行方式的发展需求,量化支撑多层次公交骨架体系构建;在枢纽层面,
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TOD)from a land use-transport integration perspective has been widely recognised as an effective and preferable process and tool for forming cities towards more sustainabl
会议
Facing the rapid urbanization and motorization,traditional urban structure with ultra-high dense mono-center is undergoing changes.How to construct a public-transport-oriented metropolitan spatial s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