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芸薹科根肿病近几年在我国由长江上游向中下游快速扩张,目前我国四川、湖北、安徽、江苏、贵州、湖南、云南、陕西、重庆等省(市)油菜主产区均爆发了大面积的油菜根肿病,而且发病面积一直持续扩大,根肿病已经成为我国油菜生产的主要病害,不仅严重危害了我国的油菜产业种植与生产,而且严重威胁着我国的粮油安全。快速有效地发掘和鉴定油菜根肿病抗病基因资源和分子标记,进行抗病育种,是控制油菜根肿病的关键措施和有效手段。因此,我们在自然条件下对360份甘蓝型油菜核心种质资源进行了两年三点的根肿病抗性鉴定和评价,同时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对根肿病抗病位点进行了鉴定,结果如下:1)该群体发病率分别为:枝江79.3%、太平52.6%、休宁98.1%;病情指数分别为枝江70.2、太平45.8、休宁94.0;该群体对根肿病表现出高感,表明在油菜品种培育选择过程中,抗根肿病的性状大量丢失;不同地点的病害选择压力表现出较大差异,其中太平县田间根肿病发病程度最轻,田间选择压力最小,而休宁县田间根肿病发病程度最重,田间选择压力最大。在枝江、太平和休宁3个地点表现出抗病的油菜材料分别有3个、55个、3个(病情指数30以下),其中表现出免疫的材料各有1个;另外,枝江与休宁田间根肿菌生理小种表现出显著差异,应该属于不同的生理小种,具体生理小种待定。2)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我们在枝江、太平和休宁共得到372、77、1 532个显著的SNP位点(threshold value,1×10-5),其中多数分布在A基因组上,染色体A03和A08分布的显著SNP最多;我们在A03染色体上鉴定到了5个显著的非同义突变位点,分别位于3个基因的外显子区域,这3个基因分别编码NIN like protein 7,Chaperone protein,RAB geranylgeranyl transferase alpha subunit 1蛋白,在整个油菜基因组分别有4、4、6个拷贝,具体功能还在进一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