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脊髓损伤合并长期气管切开患者的康复护理

来源 :第25届全国脊柱脊髓学术会议暨2013年贵州省骨科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mengxiao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对我科自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颈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颈脊髓损伤合并气管切开患者的相关并发症、相应的康复护理措施及效果。对象与方法:本科自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共收治颈脊髓损伤合并气管切开患者55例,男性49例(89%),女性6例(11%);年龄8岁-72岁,平均40.03岁。对这些患者积极治疗,着重呼吸功能相关护理与康复,就相关问题进行详细记录及随访。随访时间3-15个月,平均8.3个月。保留金属套管时间,3-6月20例,6-12月24例,大于12个月11例。结果:44例(80%)患者在术后12个月内顺利拔除气切套管,最终达到预期的康复目标,11例(20%)患者拔管困难,7例(12.7%)患者因肉芽组织增生致气管狭窄,更换T管后保留气管切开套管直到随访结束;2例(3.6%)患者拔除气切套管后出现气管塌陷,其中1例重新接受气管插管,病情稳定后改行气管切开套管至随访结束,1例因急性呼吸衰竭而死亡;1例(1.8%)患者气管切开后仍因肺部并发症而导致死亡;气管食管屡1例(1.8%)。所有患者在留置气管套管期间均有过反复的肺部感染。结论:颈脊髓损伤合并长期气管切开的患者有其固有的临床特点,其病理机制值得深入研究,予以针对性的护理及康复训练,能够避免病情加重,大大缩短患者带管时间,提高生存质量,早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术后胃排空延迟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20年间,本中心接受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腹腔镜胰体
期刊
2011年8月作者参加了由澳大利亚Australasian Rehabilitation Outcomes Centre(ARCO)主办的为期三周的中国康复临床管理培训项目,对澳大利亚医疗健康体系及多学科、不同地域
会议
目的:对患有安氏Ⅱ类替牙期非暂时性错牙合的患者采用早期功能矫治,分析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自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就诊的患有安氏Ⅱ类替牙期非暂时性错牙合的68例患者进行
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7年来义务宣讲法制课达136场,听课人数近5万人,他的足迹遍及全区的每一个乡镇。他就是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关工委副主任、退休老干部胡乃豪。   1997年,胡乃豪从区法院院长职位上退休。一退下来,就有不少律师事务所前来聘请他去做顾问,他一一婉言谢绝,却来到渝水区关工委继续发挥余热。这一年,区关工委为了配合市里的一项活动,请人给青少年宣讲有关法律知识,但请了好几个人来宣讲效果都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