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外翻足并发第2跖骨头下疼痛的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muog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从拇外翻足弓改变及足底压力的角度探讨影响拇外翻足第2跖骨头下疼痛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观察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关节二科2012年1月~2013年6月期间治疗的254例(477足)拇外翻患者病历资料,记录患者第2跖骨头下疼痛及年龄的情况,测量负重位拇外翻足拇趾外翻角(HAVA)、足弓X线指标及第1、2跖骨头的相对长度,检测步态中第2跖骨头下压力的情况。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拇外翻足并发第2跖骨头下疼痛的影响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索外固定架联合骶髂螺钉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的疗效及可行性. 方法 我院自2010年8月-2014年8月共采用髋臼上方单根钉外固定架联合骶髂螺钉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19例,其中男12例,女7例;年龄19~53岁,平均38.6岁.致伤原因:车祸伤10例,高处坠落伤5例,重物砸伤2例,机器碾轧伤2例.所有病例按Tile C分型,其中C1型11例,C2型3例,C3型5例.
目的 探讨手法复位结合动力跨关节型外固定架跨腕关节固定治疗青少年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 本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16~79岁。按病名分类:Colles骨折20例,Smith骨折11例,掌侧Barton骨折4例。按AO分型:A3型4例,B3型5例,C1型3例,C2型11例,C3型12例。
目的:调查和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了解其相关关系。方法:自2013年1月到2014年12月,选取我院的1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简式疼痛问卷、疼痛自我效能量表、健康调查表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表对1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调查研究。
目的:研究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下肢骨折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由于患者切口疼痛、心理有所顾虑等原因导致下肢活动明显受限,手术中长时间的固定体位、止血带、牵拉等均使得患肢血管间接受到损伤,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康复。深静脉血栓形成后其栓子极易脱落,造成的肺栓塞是最重要的近期并发症。
目的 探讨手法复位结合外固定架治疗小儿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 本组患者28例,其中男19例,女9例,年龄7~16岁.按病名分类:Colles骨折21例,Smith骨折6例,掌侧Barton骨折1例.合并有骺板损伤者15例按Salter-Harris分型:Ⅰ型6例,Ⅱ型5例,Ⅲ型3例,Ⅳ型1例.掌倾角范围-54°~24°(-15±10)°,尺偏角范围-11°~18°(6.5±5.8)°.
目的:探讨肩关节周围骨折合并腋动脉损伤的早期观察的意义及术后护理对预后的影响。方法: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对收治入院98例肩关节周围骨折患者进行详细的护理专科体查,通过对皮温、桡动 脉搏动、腕部动脉压及指脉氧四个体征的预见性观察,共发现6例患者合并腋动脉损伤,在血管吻合修复术后给予精细化的护理,并对全麻术后并发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髌骨骨折术后康复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12年一2016年收治的40例殡骨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和适时有效的康复锻练后功能恢复良好,无明显并发症发生。
目的:体内研究柚皮苷对去势大鼠早期骨折愈合中血管形成的影响及其机制,体外研究柚皮苷对内皮祖细胞的影响。方法:建立去势大鼠胫骨中上1/3骨折模型并随机分为柚皮苷组(300mg/kg)和对照组。在骨折后2周,进行Microfil灌注,灌注后行Micro-CT扫描,利用HE染色技术从组织学方面评价组织血管化程度,提取骨痂处总RNA,运用Real-time PCR技术定量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量。
目的:分析行髋关节置换术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转归,探讨患者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及围手术期肾替代治疗的方式。方法:选择 2010年1月到2015年12月期间上海长征医院肾内科尿毒症血液透析并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 17例,回顾性研究其接受手术的一般资料、所行的手术方式、手术持续时间及出血量,对比其术前、术后血红蛋白、电解质、肾功能、白蛋白的变化,记录有无手术并发症,探讨围手术期的透析方案及抗
目的:评价羟基磷灰石(HA)涂层镁铝合金(AZ31B)的体外生物相容性。方法:实验分为3组:HA涂层AZ31B浸提液组(H组)、阳性对照组(P组)和空白对照组(N组)。将L929细胞与各组混合液培养3、5和7 d,采用WST-1法检测细胞活力并进行细胞毒性分级。各组混合液与稀释兔血混匀,测定吸光度(OD)并计算溶血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