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空间冻结法清除二氧化碳的实验研究

来源 :2016年第九届全国制冷空调新技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342016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密闭空间的特殊性,密闭空间大气中有害物质容易产生和富集。而密闭空间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是影响人体健康的关键因素。本文提出一种新的二氧化碳清除方法,通过降低被处理空气的温度使其中的二氧化碳冻结,从而与空气分离。通过与传统的二氧化碳清除方法对比,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冻结法清除有害气体的可行性与优势。
其他文献
石墨烯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场电子发射领域表现出潜在的应用前景[1,2].针对石墨烯材料在复合过程中易团聚的缺点,本文采用静电自组装法将氧化石墨烯包覆于海胆状镍粒子表面,并利用等离子体室温还原,获得石墨烯/镍复合结构场发射阴极.红外吸收谱表明,经过Ar 等离子体处理5min,氧化石墨烯表面含氧基团被全部除去,氧化石墨烯全部被还原.XPS 结果显示,等离子体处理15min 的样品中出现氮掺杂石
等离子体与壁的相互作用对托卡马克装置中的等离子体放电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特别是随着辅助加热功率的不断提升,更加突显出提供一个优良壁条件的重要性。锂化镀膜壁处理作为EAST 常规壁处理技术,每天清晨开展向上钨偏滤器、钼被动板和下石墨偏滤器涂覆锂膜实验,为等离子体放电提供一个干净第一壁[2]。
在未来聚变装置中,传统固态材料将很难承受来自等离子体的巨大热负荷,第一壁材料的选择是聚变装置发展中将要面对的重要问题。液态锂作为一种潜在的面向等离子体材料,不但可以改善等离子体性能,而且可以受很高的中子通量和表面热负荷,解决传统固态材料难以解决的高热负荷问题。在此基础上,流动液态锂第一壁的研究具有很强的前瞻性。
采用喷墨打印在ITO 上打印氧化锌图形种子层,再利用电沉积法制备氧化锌阵列阴极,研究不同沉积时间对氧化锌阵列形貌和场发射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进行形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沉积时间的增大,氧化锌阵列的密度和长径比不断地增加.场发射测试表明:不同沉积时间制备的氧化锌阵列的场发射性能不同.在沉积时间为90min 时,所获得的氧化锌阵列排列均匀,其场发射性能最佳,开启场强为4.17V
本文基于TRNSYS 软件建立了空气源热泵空调系统的仿真模型.基于该模型,本文分别利用我国五大气候区域的气象数据对空气源热泵空调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空气源热泵空调系统能够适用于我国除严寒地区之外的大多数地区,COP 能够达到3.2~3.5.
目前我国部分污水厂污泥采取了厌氧消化的处理方式,消化产生的沼气一般用于燃烧发电.本文针对青岛地区一家污水处理厂,通过计算该污水厂厌氧发酵的热需求,对三种不同的沼气利用系统在发电量、节约标煤量以及能源的充分利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对比,得到以下结论:(1)对于发动机+燃气锅炉、发动机+电污水源热泵、发动机+烟气型溴化锂吸收式热泵三种能源利用系统,第三种系统在发电量和节约标煤上均优于前两种,并且充分利用了
本文提出了以Xe 氙气作为低温复叠制冷系统的低温环路制冷剂的设想,以替代R23 和R508B等高GWP 的合成工质以及高可燃性的R1150.并对其低温环路制冷系统热力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蒸发温度为-108.1℃时,若冷凝温度为-53℃,吸气温度为-17.8℃时,其压比为10.347.
多级自动覆叠制冷系统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混合工质配比的选取和运行工况的配合.针对设计的以R290/R23/R14/R50 为工质的四级自动覆叠制冷循环,采用Aspen Plus7.0 软件进行流程模拟,用PR 算法进行混合工质物性估算,分析了不同工况和不同混合工质配比对蒸发温度、压缩机吸排气温度和系统能效的影响.模拟数据表明,当R290/R23/R14/R50 的质量比为51/12.2/25/1
本文对高层中庭式建筑热压通风影响因素:中庭断面面积,室外温度,顶部天窗开启百分比,进行了正交试验与分析。首先对影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设计,进而对所设计工况进行数值模拟,并且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庭天窗开启百分比对高层中庭式建筑热压通风效果影响最大,中庭的断面面积影响次之,室外温度对其效果影响相对较小,其对住户室内温度的影响却很大,也即对住户室内热舒适度的影响很大。
针对基站机房发热量大且比较集中的现状,提出将毛细泵环路热管技术应用于基站空调系统中,利用热管良好的换热性能为基站空调提高制冷效果。同时介绍了热管系统在基站空调中的工作原理以及目前研发的各种新型热管空调。在常规热管循环系统的基础上作进一步思考,提出了热管复合双模式基站空调系统,通过在室内和室外换热器间构建毛细泵回路,利用毛细芯组织提供毛细驱动力来克服自然循环室内外机高度限制和系统阻力,从而达到提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