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2例活血止痛胶囊不良反应分析

来源 :第六届中国药物警戒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i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活血止痛胶囊临床常见的不良反应特点和规律,提出有效预防措施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的982例活血止痛胶囊不良反应病例按照人群性别、年龄、症状、累及系统-器官、不良反应类型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982例活血止痛胶囊不良反应多数发生于46岁以上患者,男性比例高于女性,临床表现主要是消化系统损害、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神经系统损害、全身性损害. 结论:医务人员要了解活血止痛胶囊的常见不良反应,及时发现并采取处理措施,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应进一步完善活血止痛胶囊说明书中特殊病史患者、中老年患者使用该产品的注意事项,完善药品不良反应内容,提示患者用药后加强自我监护.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甲巯咪唑致粒细胞减少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2004年1月1日~2016年6月30日收到的甲巯咪唑致粒细胞减少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58例怀疑使用甲巯咪唑致粒细胞减少相关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构成比为48.53%,女性患者数量为男性的3.93倍,15~
目的:采用改良贝叶斯置信传播神经网络法(BCPNN)对江西省自发呈报系统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数据库中喜炎平注射液引起紫绀的信号进行数据挖掘及预警分析.方法:收集江西省自发呈报系统2005年至2016年连续监测的ADR报告数据建立数据库,利用改良BCPNN法计算喜炎平注射液引起紫绀的信号值,分析信号逐年变化趋势.结果:共收集2005年至2016年间江西省ADR报告291671例,经改良BCPN
目的:分析婴幼儿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我省0~3周岁小儿的ADR报告.结果:共收集5668例婴幼儿患者的ADR报告,涉及药品450种.主要涉及怀疑药品为抗感染药(71.73%),其次为生物制品(10.37%);用药途径主要为注射给药(87.36%);严重ADR所累及系统-器官主要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45.
目的:以河南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中2003~2016年14(含)岁以下儿童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基本情况及相关风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河南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03~2016年收集到的1585份儿童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儿童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多发于6~12岁儿童,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涉及给药途径多为静脉滴注(1326,83.66%),涉及的化学药品主要为抗感
目的:对口腔溃疡含片的不良反应(ADR)报告进行分析,为患者使用提供建议.方法:对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反馈的迪赛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口腔溃疡含片ADR报告67例进行统计,分析患者性别与年龄分布、原发疾病和过敏史、ADR发生的时间分布、ADR因果关系、分级与转归、ADR累及系统-器官分布等.结果:口腔溃疡含片ADR在30-40岁发生比例最高,达到了35.82%
目的:研究探索药品聚集性信号的处置情况.方法:对关注信号从调查情况、药品检验、临床使用情况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1例关注信号中35个信号收到调查报告,30个信号涉及的药品进行了抽样检验,收到25份检验报告,3份检验结果不符合规定,提交调查报告的299例病例中临床用药不符合说明书规定的有78例次.结论:聚集性信号的调查处置在调查规范的建立、部门之间和部门内部的合作及资源共享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目的:探讨吸入给药途径药品不良事件报告的特点和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06-2016年国家药品不良事件监测系统贵州省数据库中483例吸入给药的药品不良事件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83例吸入给药途径的药品不良事件主要发生在60岁以上(38.92%)和10岁以下(21.32%)患者.涉及药品的剂型以注射剂最多(53.87%).引起例次数较高的药物分别为沙丁胺醇类吸入
目的:探索在医疗机构中开展药物滥用监测工作的模式和方法,论证在医疗机构中开展药物滥用监测工作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分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云南省3家医疗机构2015-2016年全年某精神药品的全部处方,通过数据挖掘和人工识别技术,从中筛选出可疑药物滥用风险信号.结果:本次抽样处方分别来自一家省级三甲综合医院,一家精神病专科医院以及一家民营医院,共8332张处方,涉及3588人,发现4个风险类型,分
目的:总结分析国内外羟乙基淀粉(HES)应用现状及安全性研究进展,为HES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中国知网(CNKI)和Pubmed文献检索工具,输入主题词“羟乙基淀粉”、“不良反应”、“安全性”等,检索分析HES应用现状及安全性研究进展.结果:“黑框警告”以后HES在整个欧盟范围内的使用率大幅度减少,但是并未影响HES在我国的常规使用.国内文献基本上都集中于HES的疗效分析,罕有安全性研究
目的:分析过敏性休克发生的一般规律和抢救措施,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浙江省2016年上报的过敏性休克不良反应报告419份,利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并分析.结果:导致过敏性休克的怀疑药物以抗感染药物、中药注射剂和碘造影剂最为多见;粉针剂和注射剂静脉给药所占比例最高(85.53%);过敏性休克大多数发生在用药后30分钟内(70.41%);大多数过敏性休克在得到及时救治后痊愈或好转(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