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正畸微种植体支抗由于其使用的方便和有效,越来越受到正畸医生和患者的欢迎。主要应用在骨支抗前牵引、上下牙列的整体移动、关闭拔牙间隙、压入切牙、调整牙列中线、牵引阻生尖牙、压入和近远中移动磨牙、纠正合平面等正畸治疗中。微种植体虽然很好,但它也逃离不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它也有副作用,如果不知其所以然,也会造成治疗走弯路甚至失败!一、在基础研究方面,国内外做了很多研究但结论不一致,本课题组在学者们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系列研究,获得了丰富的有临床指导意义的结果。二、在临床研究方面:(一)骨支抗前牵引Bone anchored maxillary protraction,BAMP传统前牵引因为有相对影响形象的口外装置和相对笨重并影响舒适度的口内装置存在一定局限性,且其牵引效果以牙的代偿为主,骨的移动为辅,其原因是因为传统前牵引是以牙为支抗解决骨性问题。所以,以骨为支抗解决骨性问题的骨支抗前牵引应运而生。(二)上下牙列的整体移动En masse movement of the upper andlower dentition微种植体支抗的出现,使上下牙列的整体移动成为可能,咬合关系的调整可能通过非拔牙矫治的上下牙列的整体移动来实现。(三)骨支抗式快速扩弓Bone archored maxillary expansion微种植体骨支抗式快速扩弓没有体现其优越性,有其特殊的原因。(四)压低前牙打开咬合收集了十五位深覆牙合病例,深Spee曲线,下切牙过度萌出,拔牙方式:A4B4C5D5,下颌侧切牙与尖牙牙根间植入微型种植体作支抗压低下前牙,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测量比较下前牙在矫治前后的压低程度。(五)矫治后牙锁合微种植体支抗使后牙锁合的矫治简化。(六)关闭拔牙间隙微种植体作为颌内支抗,微种植体植入的高度、牵引钩高度等均能够影响前牙的移动方式,而牵引钩高度实际上决定了力的作用点,是影响牙初始位移最重要的因素。在临床矫治过程中,应通过调整牵引钩高度来控制前牙内收时需要达到的目标。4mm左右的牵引钩高度能接近整体移动;如果需要对唇倾的上前牙进行内收,应该选择较低的牵引钩;如果需要对舌倾的牙齿进行控根移动,则最好选择较高的牵引钩高度。三、负面效应最新信息随着微种植体的广泛应用,常规矫治并不存在的问题将一一出现。正畸医生在大胆应用微种植钉的同时,必须对其可能产生的一系列负面效应有所了解,尽量避免或减小其不利影响。